举头望明月的意思(举头望明月的望字是什么意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诗中的“床”,近年来有好多人解释为“井台”、“井栏”、“马扎”等。凡解释不是屋里床的,几乎都认为月光是照不进古代时候的房子,所以李白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的意思(举头望明月的望字是什么意思)  第1张

诗中的“床”,近年来有好多人解释为“井台”、“井栏”、“马扎”等。凡解释不是屋里床的,几乎都认为月光是照不进古代时候的房子,所以李白只有在室外,才能举头望明月。

李白看到的月光如霜的景象,到底是在屋里还是在井前?

我认为诗中的“床”就是指在屋里睡觉的眠床,而不应该是“井栏”什么的。

唐代房屋有窗户没有人会提出疑义,但窗户能不能透进月光,却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月光是能透过窗户,照得进屋内的。最过硬的证据便是唐代诗人笔下的诗句。如:

李白《望月有怀》:“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杜甫《梦李白》:“落月满屋梁。”

元稹《夜闲》:“秋月满床明。”

孟郊《独愁》:“晓卧半床月。”

可见,唐代的房子不像现在普通的钢筋水泥住宅楼,是可以让月光进来拜访的。

举头望明月的意思(举头望明月的望字是什么意思)  第2张

可是,问题就来了。在《静夜思》里,李白用了一句“举头望明月”。举头,即抬头、仰头的意思,如果月光从墙窗中透进来,躺在床上的李白无论抬起多大角度的头,似乎望不到窗外的整个月亮。因为古代的墙窗无论木质还是石质的都有装饰格子,如果贴上了窗户纸,就更模糊了。除非立起身来,走到墙窗面前,才可能看到月亮。在农村老屋生活过的人,大概都能体会到。

那么,李白是从哪里望见月亮的呢?

我想是天窗。月光通过天窗照进来,洒在李白床前的地面上。

古人睡觉姿势基本上是侧卧,“睡不厌屈”。侧卧除对身体有好处外,更主要的原因,在唐代,人们睡觉时常用的枕头是硬枕头。

当时的硬枕头种类已经很多,富人用的枕头有玉枕、琥珀枕、水晶枕等等,普通人用的有瓷枕、石枕、板木枕、土坯枕等等。其中瓷枕头用得最普遍,它的高度一般在14--20厘米。我们从古代的画中,可以看到古人的脑袋靠着这样的硬枕头侧睡着。这种又硬又高的枕头,也只能适合侧睡,如果一直仰睡,头颈骨首先受不了。

举头望明月的意思(举头望明月的望字是什么意思)  第3张

我们合理地想像一下:李白既然也侧睡,于是他在将醒非醒中,看到了床前地面上如霜一样的一片月光。一缕思绪随即升起,接着,他自然地转过身子抬起了头,向天窗望去。他望见了天窗外悬挂的一轮明月。他和明月久久无言地对望着,直到月亮被淡云遮住,他才低下了头,转过身子重新躺下,而思乡的情绪却波动不息。

房屋有天窗的历史比墙窗还要长些。早在人类穴居时期,人们便在穴顶凿洞,以采光通风,这是最早的天窗。

李白《明堂赋》里的“藻井彩错以舒蓬,天牎赩翼而衔霓”中“天牎”,便是天窗。

举头望明月的意思(举头望明月的望字是什么意思)  第4张

古人描写天窗的诗句也不少,如:

宋朝诗人白玉蟾的《天窗》:“层头除却数条椽,正好临风对月眠。行客只从门外过,岂知屋里有青天。”

宋朝张耒的《天窗》:“凿屋分将一尺明,坐令隔幌见帘屏。任从世界倾盆雨,只要萧萧数点声。”

陆游《春晓》:“初见天窗一点明,旋看晓色到檐楹。”

古代民房多是平房,为了采光通风,便在屋顶上开了一个一尺见方的窗。睡在黑乌乌的屋子里,只有看到“天窗透出白色来”,才知道“天色已经黎明了”。现在还能看到许多老式房屋,没有墙窗,只有天窗。我的乡下老家,仍存在着一大片传统建筑,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有天窗。

举头望明月的意思(举头望明月的望字是什么意思)  第5张

李白写《静夜思》的时候在扬州,那个地方的老房子有没有天窗?

我读过一篇感人的散文,题目就叫《老屋的天窗》,作者便是扬州江都人。文中,作者说,他家老屋的墙壁上没有窗,在每个房间的屋顶上开了个天窗。从天窗往外看,作者看到了太阳、白云。

作者在文中细腻地回忆起“月光从天窗挤进房间”,“投射在蚊帐上”,“抚摸到我的脸蛋”,“给房间增加了童话般的梦幻色彩”。他“透过天窗看着远方的月亮”,从而引发了他对月宫、嫦娥、桂花树、小白兔的美好联想。

所以,月光透过天窗照到李白的床前,而李白抬头从天窗向外望见月亮,最有可能。

《静夜思》这首诗,李白并没有运用他所擅长的夸张手法,也没有华美的辞藻,直白自然,内涵丰富,现代人读了都懂。这也正是千百年以来,这首诗流传最广泛老幼皆喜欢的原因。

上一篇:不负时光励志句子简短_不负时光励志句子
下一篇:简短的夸张句分享_优美的夸张句简短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