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的含义和主人公(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记得在上小学时,语文课外读本上曾有过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前秦的皇帝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一路上看着自己兵强马壮,觉得此战一定胜利,对手必然望风而降,于是骄傲轻敌。结果被东晋...

记得在上小学时,语文课外读本上曾有过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前秦的皇帝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一路上看着自己兵强马壮,觉得此战一定胜利,对手必然望风而降,于是骄傲轻敌。结果被东晋打得损失惨重,落荒而逃。

草木皆兵的含义和主人公(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第1张

惨败后的苻坚在八公山上看见草木摇动就以为是东晋的伏兵,被吓得不轻。撤退时听见刮风声与鹤的叫声,就以为是敌方大部队在“杀声震天”的追赶自己,最后狼狈地逃了回去。

当时这个故事不但让孩子们学会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两个成语,而且很生动具体的解释了其中的意思。但故事的主人公——前秦皇帝苻坚,却给很多人留下了一个“愚蠢荒唐”、“胆小懦弱”的第一印象。

草木皆兵的含义和主人公(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第2张

历史上的前秦皇帝苻坚真的是这样一个“不值一提”的“昏君”吗?恐怕事实正好相反,苻坚不仅不是昏君,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

他本是天才少年,好学上进

按家庭背景来看,苻坚出生于贵族家庭,祖父苻洪不但是北方氐族首领,还是当时后赵政权中的实力派。父亲符雄是当时北方能征善战名将,而伯父苻健更是前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所以苻坚完全可以说的上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虽然自幼就享受荣华富贵,但是苻坚却不像同一时期那些贵族纨绔子弟一样只会胡闹。他似乎比同龄的孩子懂事的更早,很小的年纪就能解决很多小伙伴们无能为力的难题。八岁的时候甚至主动要求祖父苻洪为自己找一个老师,这着实让苻洪大吃一惊。

老师请来后,苻坚几乎每日都跟着老师认真刻苦地学习。常言道“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多年不断的努力,成年后的苻坚无论学识和才能,在当时都堪称一流。而且他很早就立下了经世济民、统一天下的远大志向。这与当时那些终日醉生梦死的绝大多数氏族贵族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很多人才也都愿意与苻坚交往,畅谈自己的理想信念。当然,这也为他后来的成就霸业奠定了一部分人脉基础。

他于危难之中显身手,继位安民

苻坚的伯父——前秦开国皇帝苻健虽算昏君,但他死后继承皇位的儿子苻生却是一名嗜杀成性的暴君。与热爱学习,志存高远的苻坚不同,苻生年幼时就是性情暴戾、头脑简单的家伙。曾因为祖父苻洪的一句玩笑而自残,刺瞎了自己的一只眼睛给刺瞎,气的爷爷和父亲当时就想把他杀掉。若非苻坚的父亲符雄说情,恐怕他根本没有机会活命,更不可能坐上皇位。

苻生在位期间,视人命如同草芥,无论上到王公贵胄,还是下到平民百姓,只要谁让他看着不顺眼他就立刻杀谁。所以很快,前秦王朝上上下下都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一时间闹得人人自危。

如此滥杀无辜,必然激起众人的不满,暴君焉有不亡之理。前秦王朝不少官员早就想“换老板”了,而才华出众、能力非凡的苻坚毫无疑问成了大家心中的最合适人选。因此,有不少大臣都曾私下里建议过苻坚起兵夺权,取苻生而代之。

对于这种请求,苻坚并非没想过,只是担心自己实力不足所以没有轻举妄动。但是“树大招风”,这样的消息多少还是传了一些到符生耳朵里,所以他开始对苻坚起了杀心,甚至当着侍女的面说出“明天就把他们干掉”这样的话。可惜,历史没给他“明天”。因为侍女及时告密,苻坚当晚迅速领兵进宫,轻而易举的将暴君苻生推翻了。之后在群臣支持下坐上了皇位。

刚继位后的苻坚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一方面,因之前各方面制度不健全,加上暴君的胡作非为,导致前秦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另一方面,适逢乱世,北方地区诸国林立,无一不对前秦虎视眈眈。此时前秦王朝的处境,用“内忧外患”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针对这种情况,苻坚采取果断措施,首先整顿吏治,严惩不法权贵。比如将符生在位时提拔的一批奸佞小人处斩,避免奸臣祸乱朝纲。其次是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尤其重视寒门出身的人才。这样使大量有识之士纷纷踊跃效力,为他所用。同时还轻徭薄赋,重视农业,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让长期饱受各种痛苦和灾难的老百姓过上了一段来之不易的安稳生活。

由于采取的措施得当,所以没过多久,前秦王朝开始呈现国家稳定团结,百姓安居乐业的状态。这在当时战乱不断的中国北方是很罕见的。

他执政时君正臣贤,平定北方

在中国,一提到“明君贤臣”的典型代表,很多人肯定最先想到的是刘备和诸葛亮。这主要得益于名著《三国演义》的宣传。但小说毕竟不是历史,里面的人物塑造与史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过苻坚与被他提拔重用的王猛之间的关系,倒是很符合《三国演义》塑造的这种“明君配贤臣”模式。

草木皆兵的含义和主人公(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第3张王猛与小说中描写的诸葛亮一样,早年隐居于山林。虽有才华,但却得不到重用。后来与苻坚结识后,由于理想志向相同,二人一见如故。于是苻坚请王猛出山,并委以重任,希望他能对自己的事业有所帮助。

结果王猛果然不同凡响,上任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都做出了许多伟大的成绩,并成功促使得前秦王统一了北方各国。使得从“五胡乱华”以来一直打得不可开交的北方获得了久违的和平。一时间,十分天下,秦居其七。使苻坚统一天下的理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草木皆兵的含义和主人公(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第4张

王猛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并被后世尊为“功盖诸葛第一人”,也同样离不开皇帝苻坚的绝对支持与信任。比如王猛为严明法令、打击豪强,将身为皇太后弟弟、但目无法纪为非作歹的强德拘捕,并且不等苻坚的赦免诏书下达,便将强德处死。若是换了别的皇帝,恐怕王猛早就身首异处了。

而苻坚却没有怪罪王猛,甚至后来自己还说道:“直到今日我才知道天下是有法的,天子是尊贵的!”这几乎就是变相对王猛进行表扬。这也充分证明了苻坚是个惜才、爱才还会用才的明君。

实话实说,“淝水之战”的确是苻坚一生中的败笔,不但赔光了以前积累的所有“家底”,最终还间接导致他丧了命。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两个成语也成了后世对他无穷无尽的嘲讽。似乎之前所有的荣誉都因这一场败仗而烟消云散,表面看起来也许是这么回事,毕竟“败军之将不可言勇”,更何况是一个被打败后又死于“身死人手”的皇帝。但这对他来说却是极其不公平的。

总之,还是那句老话: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在了解某个历史人物的事迹时,除了试着吸收和借鉴一些相关经验和教训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全面的去看一个人,而不是仅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凡事只看重结果其实不是件明智的事,因为这样只能造成偏见,而偏见往往又是很多矛盾的根源。带着偏见看人,最终很可能既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

上一篇:张九龄的诗有哪些(王勃的诗有哪些)
下一篇:民无信不立的翻译_民不信不立的课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