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医从文用笔救国_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素材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两个出处,两种意境,一个目的。两个出处。 ‖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弥留之际告诫子孙:“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清.王寅《今古奇闻.脱网罗险遭医师屠割》:“范文正公有言:‘不为良相,愿...

弃医从文用笔救国_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素材  第1张“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两个出处,两种意境,一个目的。

两个出处。 ‖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弥留之际告诫子孙:“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清.王寅《今古奇闻.脱网罗险遭医师屠割》:“范文正公有言:‘不为良相,愿作良医’。……可见宰相操生人杀人之柄,医生亦握生人杀人之权”。

两种意境。 ‖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出处不同,自然意境不同,给人启示和感召的力量自然不同。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诸葛亮遗言留家顺。据诸葛亮后人说,是诸葛亮弥留之际留给其子孙后代的遗训,也算是给子孙后代的一个励志名言。这虽然没有什么明确的历史记载,只不过是诸葛亮后人的传承罢了,但是,从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来看,诸葛亮还是非常希望其子孙后代均能出人头地、有所作为,而绝不希望其子孙“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父望子成龙”,恐怕都是天下“父亲”共同的心愿。

弃医从文用笔救国_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素材  第2张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诸葛亮后人尊祖遗训,世代传承:进而为官,报效社稷,光宗耀祖;退则为医,救死扶伤,造福桑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虽然是诸葛亮留给其子孙的遗训,但其实也是天下读书人的“座右铭”和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史书记载, 诸葛亮逝世时,其唯一亲生儿子诸葛瞻才八岁,其著名的《诫子书》就是留给诸葛瞻的。“虎父无犬子”,诸葛瞻从小就聪慧好学,博闻强记;长大后官至其父曾担任过的军师,后来,官至卫将军,一度执掌蜀国朝政。魏国大将邓艾“飞兵”讨伐蜀国,诸葛瞻领军前去抵抗,拒绝魏军诱降,战死在绵竹,其子诸葛尚年仅十七岁,同样战死沙场;诸葛瞻殉国时,其次子诸葛京还很小,所以幸存了下来。晋朝统一三国之后,诸葛京被征召为官吏,出任过关中地区眉县令,并治理得很好。史书上记载的幸存者就只剩下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诸葛京官运亨通,一路升迁,最后官至江州刺史……从此,史书上就不再有诸葛京后人的记载。

弃医从文用笔救国_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素材  第3张

目前,在山东临沂和浙江兰溪各有一批诸葛亮后人,他们各自的族谱记载着与诸葛亮的渊源关系。在浙江,诸葛后人几乎遍布全省各地;但他们都发源于浙江兰溪市的诸葛村。从明代起,兰溪一带的诸葛族人主要以经营中医药业为主;诸葛亮后人说这是秉承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一祖训;后来,逐渐发展壮大,清代中后期,诸葛族人把中医药店开到了浙江各地,乃至于全国各大城市,形成“兰溪药帮”这一商业帮派,盛极一时。可见,“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一祖训,影响有多么深远。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范仲淹少年励志济世治国 。“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日得相位乎’?不许。复祷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昔之志也’。他日有人谓公曰:‘丈夫之志于相理为当然;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哉!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欲救物,故无弃物。既相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生,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 《 友渔斋医话》 )!

弃医从文用笔救国_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素材  第4张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范仲淹年轻时去神祠求签卜算,问之,“能否为相”,签词明标“不可以”;之后,又问:“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换做一般人,只恐怕是“垂头丧气,意志全无”;可范仲淹非同凡人,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昔之志也’。可见,范仲淹就算签词不如意,仍然“不坠青云之志”,后来范仲淹还是当上了名相。强大的愿力也会产生奇迹;“愿力产生奇迹”,古今中外,闻有所闻。愿力就是发愿,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才是“养生之道”。

诸葛亮、范仲淹都提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醒世名言,但其意境却大不相同,诸葛亮是在临终弥留之际,告诫自己的子孙后代:“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而范仲淹则是为自己发下宏愿:“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二者的醒世名言,都成为天下读书人座右铭,并为之奋斗终生。

一个目的。‖ 虽然有关这句话出处的说法不一样,但是其中的寓意大体相同。都是源于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不做一个好宰相,便做一个好医生。 良相良医都是以济世救人为目的,故古代善良的读书人,常常怀有此种抱负。

古人为何将“良相”与“良医”相提并论?而仁人志士则“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医国医人,同理同宗。‖《国语·晋语》曾记载这样一件事:春秋时秦国医生医和,受邀前去为晋平公诊病。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医和对晋国大夫说:“平公的病,是惑于女色所致,如此下去,晋国必亡”。赵文子问:“医生也管国家的事情吗”?医和答道:“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固医官也”。上医就是高明的医生,高明的医生首先能治理国家,然后才是诊疗人的疾病,这才是医生的本色呀。简单一句话,说明了医国与医人从根本上是同理同宗的。可见,至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深明医国与医人的关系;当时人们已经习惯将相与医相提并论,正所谓“医良则相,庸则匠”。良相治国济世,救国安民;良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

相者宰相,管理国事之高官;医者医工,救死扶伤之白衣。为相者当有良医之心,才能鞠躬尽瘁,造福于民;为医者当有良相之才,才能手到病除,送福于民。良相之才出于勤奋,良医之心在于修养。良相有救世之才,虽工于心计,却易生偏颇;良医有扶危之心,虽工于技巧,却亦有不逮。故为医者当勤奋,以补不足,为相者当修养,以正心术。

孙中山弃医从政。‖ 孙中山在为清政府一个提督的家人治病时,看见一批衣衫褴露的犯人正要被处决,他们的身上拴着铁链,都在凄惨的喊冤,几个刽子手站在一边准备行刑。孙中山问一个官员,他们都审问了没有?为什么喊冤?“这些人还用得着审问,再杀几个也不多”!孙中山不忍再看下去。他是医生,眼看着这些人就要被杀死,却不能救他们。医生只能治人的病,却不能治国家的病,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政府,那就还会有许多无辜的人被屠杀,医生再有本领又有什么用!想到这里,孙中山感到,要救人先救国,不能放弃救国的责任。

弃医从文用笔救国_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素材  第5张

1894年,孙中山上和陆皓东一同北上上书李鸿章,提出兴利除弊、改良政治的方法,竟然被置之不理。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小小的日本,竟打败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堂堂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空前苛刻的“中日马关条约”,中国不仅要付出巨额赔款,还要割让大片领土。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他下定决心,放弃行医,立下宏愿:“不为良医,便为良相”,坚决做一个医国救民的革命家,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救国救民的大业。他发起创建了同盟会,后来壮大为国民党;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为缔造中华民国立下汗马功劳……他最后成为中国国民党党首和“中华民国大总统”,完成他从“医人”到“医国”的伟大壮举,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二十世纪的“三个伟人”之一。

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小时候父亲重病,因为医术落后,医治无效,不慎死亡,鲁迅决定化悲痛为力量,励志学医,做一个悬壶济世的良医,以便救治像自己父亲那样因病而亡的千千万万的百姓。这就是读书人所谓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普遍的心志;为此,青年鲁迅选择东渡日本留学学医,希望学好本领后回国医治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然而,一次既偶然而又必然的事件,深深的震撼人心: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电影,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于是,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弃医从文用笔救国_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素材  第6张

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掷地有声、震耳发聩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起来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夜以继日地写作。最终成为中国革命的文学泰斗,为无产阶级革命树立起一面旗帜,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有两个“总司令”——一个是“朱总司令”、一个是“鲁总司令”。

“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固医官也”。“医良则相,庸则匠”。良相治国济世,救国安民;良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古往今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读书人至高无上的崇高境界。一代“智胜”诸葛亮,临终前,谆谆告诫后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代贤相范仲淹,少年发下宏愿:“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最终成为一代名相。二者的醒世名言,都成为天下读书人座右铭,并为之奋斗终生。弃医从文用笔救国_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素材  第7张
上一篇:国外名言名句大全_唯美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下一篇:关于元宵节的诗句佳句_元宵节诗句大全简单